教師、學生、家長,面對疫情如何調試心態?心理高級教師爲您提供“心理處方”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寒假的平靜,始料未及,卻又避無可避,這是一場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的挑戰。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如何自我保護,並安撫自己的內心,作爲教師、高中生和家長如何在普遍的恐慌中維護自己的身心健康,且爲所當爲,徐州一中心理老師願與大家共克時艱,共同戰“疫”。
作者簡介
朱海梅
徐州一中專職心理教師,徐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
蘇璇
徐州一中兼職心理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何種情況下需要進行心理調適?
面對疫情,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如恐懼、緊張的消極情緒,這是非常自然且正常的現象,無需憂心。但如果你和你的家人出現了以下這些症狀,就說明你們的負面情緒超出承受範圍,那就需要進行心理調適了:(1)一天中大多數時間都覺得很緊張、很焦慮,並琼撝續了好多天無法緩解;(2)情緒波動很大;(3)身體上出現一些不適,如頭疼、胃疼,睡眠狀況下降、食欲改變;(4)做平時喜歡的事也提不起精神;(5)腦海中反複出現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沖動等。
教師如何維護自己的心裏健康?
八字箴言:平心靜氣,爲所當爲
作爲教師,既要保護好自己,又要照顧好家人,還要擔當學生的心理守護神,確實很難爲。然而,教師的職業感告訴我們,國家興亡,吾輩有責!當整個社會充滿焦慮的時候,教師要能平心靜氣,當你的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作爲家長(教師)要能穩住局面,當學生情緒不安的時候,更需要教師能夠安之若素。那麽,我們如何能夠保持良好心態?
一、积极应对压力 学会自我调适
1,運用積極認知,關注正面信息,傳播正能量的文章。2,遇到不愉快的事或負面情緒,暫停手中的事宜,轉換注意力,盡量往好的地方去想。3,守住心靈甯靜,把閱讀當作每日必須的生活內容,在閱讀中享受快樂,從而調適自己的心態。4,拓展興趣愛好,當情緒處于消極狀態時,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瑜伽,聽音樂、看書等,使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去。
二、重視家庭生活,和諧人際關系
家人和朋友是我們最重要的支持系統。心境良好時,盡可能創造溫馨家庭環境,不能到戶外運動,那就喝喝茶,陪家人聊天,陪孩子進行手工或身體運動,整理房間或書桌、學會一種技藝,在家庭中尋找樂趣,以驅散不健康的情緒,令生活更有意義。情緒不良時,家人和朋友又是我們最好的心理加油站、心理複原的能量場,在自我調節不利時多找好朋友視頻聊天,談心減輕精神壓力和積郁的憤懑情緒。
三、投身教育教學改革,與時代共進步
雖然此次疫情,網上很多吐槽,“老師變身主播”,但對于我們一中廣大年輕教師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富于挑戰性的好事。疫情過後,中國一定會發生深刻的變化,教育也如此。墨守成規不作爲勢必被淘汰,唯有不斷進步,不斷接受新事物,方能提升自己的事業境界和人生品位,並從中體驗到人生的快樂,爲自己的生命喝彩。
高中生如何保持良好心境?
八字箴言:正向賦能,爲所當爲
一、正視疫情信息,避免因信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盡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疫情信息的時間,在睡前不宜過份關注相關信息,不道聽途說,不傳播謠言,減少雜音。
二、面對負性消息運用正向思維。從積極的視角看待此次超長假期。趁現在有充足完整的時間,可以好好深入學習和鑽研一件事;可以靜下來讀一部大部頭的書,學習一項技能。
三、增進親情陪伴,與家人真心交流。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的共同語言似乎越來越少,漸漸地,父母會感覺到沒有那麽了解我們,而我們也好像沒有那麽了解父母。特別是對于即將升學的孩子,未來可能陪伴父母的時間更少,要知道,父母在陪伴著你,你也在陪伴著父母。
四、居家也要適當運動,提高免疫力。運動是我們終生受用的技能,免疫力是我們的護身符。居家不能外出,可以和家人做些室內運動,比如瑜伽,俯臥撐、平板撐、室內健身操等,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使身體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提高免疫力,也爲下一階段的學習儲備能量。
五、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利用各種網絡資訊、智學網等平台,轉變新的學習方式,接受新鮮的學習資源,系統化整理各類知識,同時學習一些生活技能,利用假期逆襲超車,提升綜合素質水平是很多學生的明智之舉。
六、來一場學習的革命。此次疫情,給全中國人民上了刻骨銘心的一堂大課,讓全民陷入了深度思考。對于高中生而言,學習這件事,從思想到書本,從形式到內容都將發生深刻的變革,我們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我們要學著敬畏生命,學著有社會擔當,我們要准備好改變原來單一的學習模式,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善用網絡而不沈迷網絡等。
七、整理瑣碎,來一次斷舍離。如果學習累了或難以靜下心來學習,你可以整理房間、整理書櫥,清理手機、文件歸類,或系統化整理自己的學習素材等,讓一切井然有序,這樣有助于整理心情,調節負性情緒、讓身心通達舒暢。
八、被焦慮困擾,及時尋求心理支持。
如果以上這些還不足以讓你心情平複,或你已經被正在經曆的不良情緒困擾,並影響到了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記得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家長如何協助孩子學習?
八字箴言:親情溝通,爲所當爲
我在學生中做了一個小調查,學生在家的情況大致可以分成兩種。一小部分學生很享受目前這種狀態,在家能夠合理安排學習與娛樂的時間,與家長有很好的溝通交流,這樣的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這是父母與子女共同努力的結果,孩子自律,家長也不焦慮。但更多的是有喜有憂,與家長還有一定的沖突和矛盾,這裏面其實又分成兩種情況,一種的確孩子不夠自律,過于貪玩,家長想監督,但是方法不對,造成比較大的矛盾;還有一種其實是家長過于焦慮,看不得孩子有休閑的時間,說好玩遊戲半小時,結果20分鍾不到,甚至10分鍾不到有些家長已經覺得過去了很長很長時間。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進步,家長轉變一小步,孩子改變一大步。在這裏給家長幾點建議,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一、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
1.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要注意溫柔而堅定。說好的事情達成的協議一定要堅持,但是語氣要溫柔,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不接受你的意見和建議,他們是不接受你的情緒,和你情緒背後的批評和指責。
2.與孩子交流過程中“多說我少說你”。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內心當中都有向上向好的意願,道理他們都懂,因此我們對他們唠叨講大道理,並沒有多大的作用,換一種交流方式,或許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該起床了還不起床!”不如輕柔的說一句“早飯做好了,起來吃飯喽。”
“學習了嗎?打卡了嗎?作業做完了嗎?”不如問一句:“你今天有什麽收獲呀?網課和在教室上課有啥不一樣啊,有什麽有趣的事情嗎?”
“每天就知道坐那裏玩遊戲,動都不動,要鍛煉身體啊”,不如說:“來我們一起比賽跳繩吧”;“每天就知道把自己關在自己屋裏,不與家長交流,真是白養你了”,不如回家以後把自己在外的見聞和思考與孩子。
一個原則:說只說自己。“我看到你這麽晚還不起床,有些生氣,飯都涼了”,“我看你玩這麽長時間電腦,心裏著急,你們同學都在家認真學習吧?”
3.家長學會聽和學會說非常關鍵。聽不隨意批評:“你是這麽想的,我有些不同的觀念,我們交流一下”,允許孩子與你有不同的觀點和想法。
二、要爲孩子做好後勤工作。
讓家裏保持幹淨整潔,給孩子做美味可口的飯菜。當然做好後勤工作並不是大包大攬,什麽都不讓孩子做。我們要讓學生參與到家務勞動中,根據孩子的特點,讓他選擇承擔一定的家務,幫你做飯打掃衛生洗碗洗衣服都行,不要因爲剛開始做不好而指責他們,你把這些時間節省下來,他也未必能夠用到學習中去。我們對孩子的期待不僅僅是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有一個好的工作,我們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夠自食其力,對社會對家庭有擔當,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總有一天孩子將離開你獨立生活,這些生活技能可比學習成績重要多了,可以讓他在生活中更加的舒適和自由。
1.與生活劃分出清晰的界限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幫孩子開辟一個獨立的空間,排除可能的幹擾事件,學習時間不打擾孩子。
2.與老師和同學多溝通
孩子有任何學習或情緒上的問題,如果家長無法解決,鼓勵他多和老師或同學溝通交流,盡快解決問題,排除障礙。
3.改變視覺環境
保證孩子的書桌盡可能簡潔,拿走一切可能分心的擺設和陳列。
4.規律作息生活
調節在家作息,盡量與在校期間一致,保證休息時間。
5.堅持規律的日程表
今日事今日畢,當日的學習任務絕不拖到第二天,同時建立階段性的學習目標,避免做無用功。
6.在休息時間可適當放空自己
讓孩子學會忽視環境中的幹擾,提升對目標的覺察和敏感程度,鍛煉抗幹擾能力。
結束語:
疫情打亂了我們的學習節奏,但也給了我們一個重新審視自己和改變自己的機會。所謂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每一個高中生面臨的課題。我們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動而深刻的教科書,就是一段正在展開、我們所親曆的曆史,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讓我們一起期待春天的陽光灑滿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