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学生,全力以赴 老师,您坚守的样子真好看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徐州一中全體教師第一時間投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認真落實學校工作要求,踐行使命擔當。每日在崗在線,“鍵對鍵”與學生“心連心”,密切掌握學生學習、健康、思想動態。“點對點”給予支持幫助,爲每一個學生的居家學習保駕護航。讓我們一起來來看看老師們是如何戰在“疫”線的吧!
語文:江蘇名師陳洪仁老師
陳洪仁老師作爲高一年級年齡最大的教師,本學期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學任務,從不叫苦叫累。疫情原因學校要求網上授課,陳老師第一時間建立好QQ班級學習群,下載“騰訊課堂”,作爲老教師不熟練新技術,虛心向年輕老師請教,加上自己的鑽研摸索,終于能夠熟練網上教學了。疫情非常時期,陳老師嶽父因腰間盤突出住院,陳老師陪床,晚上在病房備課到深夜,第二天天一亮就急忙往家趕,爲學生進行網上講課,從未遲到,保質保量,盡心盡職。
數學:洪成老師的高效課堂
對于一名50多歲的老教師來說,如何使用電腦進行網絡直播,上出高效質量的課,無疑是全新的挑戰。數學課程不適合將題目的全部過程提前展現,需要逐步剖析題目,展現思維過程,這可愁壞了洪成老師。班裏熱心的家長們及時獻計獻策,洪老師更迎難而上,提前做好課件,保證備課設計更適合直播。課下學生先完成教材和學案上的習題,洪老師再發答案,學生再自批自批,自己訂正。不會的問題,兩個科代表分工統計,發給洪老師,第二天洪老師會統一網絡直播交流,課上學生可以隨時提問解答。通過這種模式,洪老師的高效課堂受到家長和學生的一致認可。
英語:非常“主播”張雪梅老師
“非常的時期有非常的你,有非常的考驗,有非常的心態,用非常的方式去達到非常的效果”張雪梅老師如是說。張雪梅老師是高一年級英語組年齡最長的老師,她擔任兩個班英語教學的同時,還擔任著班主任和教研組長的工作。從2月1日起,作爲班主任的她就開始早早地摸索網絡教學的方法,熟悉各種操作功能。通過網絡,她每天與孩子們交流假期作業的完成情況,了解班級孩子們的健康狀況和生活節奏。她激勵家長們積極跟孩子們交流,引導孩子們關注跟疫情相關的信息和人間萬象。在學習的過程中,她指導孩子們整理好自己的筆記和學習資料,掌握住知識的要點,做好非常時期的學習規劃。下課後,張老師還要在電腦前一一回答孩子們沒有聽懂的問題,一一回複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一一統計練習的自評結果,一一幫助制定強化訓練的計劃……這一切常常得延續到深夜。
物理:羅大龍老師的上下求索
物理組心系學生,及早開展了線上備課,研究何種網絡授課效果最好,選定網絡平台後又去努力摸索裏面的各種功能,以實現最好的線上學習效果。而物理組的羅大龍老師在這期間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作爲班主任,他心中有學生,羅大龍老師每天認真確認排查學生的身體情況,每天在班級群裏打卡,細致到每一個同學有一點點變化都要電話聯系。積極組織同學互助,協調家裏口罩多的同學通過美團跑腿等方法將多的口罩送到缺口罩的同學手中。作爲物理老師,他心系物理教學,網絡教學使平時在課堂上意氣風發的老師犯了難,羅老師積極嘗試各種網上教學和輔導的方式,並將自己精心選擇的上課方法和經驗推廣給同事。認真備課,做課件,購置攝像頭……當新生事物出現時,羅大龍老師不畏困難,努力學習進取,探究新方法,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化學:多重身份的李蓉老師
李蓉老師不僅是教研組長,是任課教師,還是班主任,是高一學生家長。多重身份的李蓉老師既要照顧家人和孩子,有種種日常生活的煩惱,還有教學方式轉變帶來的沖擊,她承受著比常人更大的壓力,但總是盡善盡美完成一切工作。作爲班主任,從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李蓉老師就主動投入學校防疫工作中。而作爲3個班級的任課教師,李蓉老師更是一絲不苟,從組建學科教師群、學生交流群,到一次又一次的線上課測試,這個春節假期,一刻都沒閑著。在元宵節,孩子們收到了李蓉老師的暖心作業,同學們表示很開心也很驚喜。現在,網上授課的第二周開始了,網課流程已經進入了有序的軌道,在教研組長、班主任、任課老師和家長的四重身份中,李蓉老師漸漸做到了切換自如,雖然一天下來感覺比平時在學校正常上班還要辛苦,但是忙碌中也感受到了生活的充實感和成就感。
生物:青年班主任劉夢真老師
作爲青年班主任,劉夢真把班級的全體師生集中在一起,利用QQ建立班級學生學習群,在學生們的積極響應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班級群的建立,做到一個不落!後續她進一步通過班級群與學生們建立密切聯系,包括幫助學生了解新冠病毒相關症狀及有效防護措施、提醒學生每天適當運動從而增強體質、監督學生網課期間每日按時簽到、監測學生每日健康狀況等等。劉夢真以前沒有接觸過網絡直播,通過本學科組內部討論,在組內老師們的幫助下,劉夢真逐漸走向網絡教學的正軌。劉夢真第一時間建立好所帶班級教學群,並在群裏上傳相關學習視頻並引導學生提前學習,還利用QQ群群應用中的“作業”功能實時發布作業並第一時間完成作業的批改後及時將意見反饋給學生。同時,劉夢真建議學生利用QQ、微信等工具及時跟她聯系,解決做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努力做到學習不留空白。
政治:戰“疫”先鋒吳敬志老師
接到上級開展網絡教學的工作任務後,政治教研組第一時間召開任課教師網絡會議,重點討論教學計劃及集體備課的主備人任務分工。同時,積極探討有關上課的技術問題,找到最好的上課平台。網絡教學不同于當面授課,老師沒法有效監督學生。所以,在上課前精心備課,提高課堂的生動性、探究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作爲政治組的老骨幹,吳敬志老師結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方面加強對學生做好疫情防護的教育,同時,也引導學生從我做起,人人參與,爲最終戰勝疫情做貢獻。雖然不能當面師生、生生活動,但可以利用QQ群、騰訊課堂的舉手提問等方式開展有效的活動教學。“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只要有學生在群裏提出的問題,吳敬志老師總爭取在第一時間給學生回答,發揮網上教學的最大優勢,讓家長、學校、學生放心。
曆史:李強老師的小黑板
爲了讓學生們在線體驗到教室裏學習的樂趣,曆史組李強老師在利用騰訊課堂網絡直播上課的同時,充分發揮家裏的資源,把“黑板”搬上了屏幕,上課時學生們能通過李強老師身後的板書清晰地了解了學習內容的脈絡,有效緩解了網絡課堂初期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的難題。面對400多位學生同時在線的大課堂,李強老師精心准備每一節課,用心做好每一張幻燈片,積極調動學生們在線學習的熱情。在線授課,在線布置作業,在線批改作業,在線輔導答疑已經成爲李強老師工作的常態。
地理:董豔老師的上課鈴
董豔老師在接到學校網上授課的通知後,第一時間便開始鑽研相關軟件的使用,並多次向年輕教師請教,反複實驗以保證疫情期間的上課質量。爲預防學生犯困,她還特地找來了學校平時使用的鈴聲,既有上課儀式感,又振奮了學生的精神。在此特殊時期,董老師還將疫情與地理教學緊密聯系,利用高一(22)班楊雨喬同學的繪畫作品“逆行”導入課堂,以地理視角告誡學生們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要與自然和諧共生,進一步深化生活中的地理。如有學生未到,她會及時主動聯系到個人,問清情況,課後認真批改每一個同學的作業。
自疫情爆發以來,徐州一中全體教師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迅速響應,工作上履職盡責,每一位老師都是這樣度過了在家裏當主播的每一天,認真地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答疑解難,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堅定地做到“教”不能斷,保證學生做到“學”不能停,爲守護學生健康、構築平安校園,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貢獻了有力力量。
非常時期,堅定信念
衆志成城,共克時艱
我們堅信
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